《大运河》第四集Z视介今日上线,聆听河上的乡音与和合的戏曲
浙江卫视 发布时间:2023-04-24

“一船春风载二黄,燃灯塔下系缆桩。”中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、源远流长,至明末清初,以“东柳、西梆、南昆、北弋”为代表的四大声腔已经在各地普遍兴起。上百种地方戏曲剧种虽南腔北调,但因为有了大运河,他们又显得如此和而不同。

浙江广电集团大型人文纪录片《大运河》目前已经在Z视介客户端上线了三集,从4月24日起,该纪录片将固定于每周一12:00上线一集,浙江卫视也将在今天21:40播出第三、四集,之后每周一跟播一集。今天将要上线的第四集主题是“水路是戏路”,讲述了不同地域不同腔调的传统戏曲如何在相互借鉴中发扬创新,形成各自独特的特色,又是如何沿运河两岸传遍大江南北。

以大运河为舞台,地方戏迈上融合演变之路

翻开中国戏曲史,“徽班进京”是绕不过去的大事件,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戏曲发展,为“国粹”京剧的出现创造了条件。乾隆年间,以三庆班为代表的“四大徽班”与其他班社一同北上。当时正是地方戏勃兴之时,沿着大运河北上的徽班班社对昆腔、秦腔、梆子腔等来自不同地域的声腔不断吸纳、融合与磨炼,正式开启了京剧诞生的前奏。

从“徽班进京”开始,京剧不断发展,至同治光绪年间达到了阶段性高峰。一幅“墨彩如生,吹气欲活”的工笔写生戏画像《同光十三绝》名噪一时,画上的这十三位京昆名伶既是非凡的表演名家,也是京剧艺术的奠基人,而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安徽、江苏出发坐船沿着运河来到北京献技成名。我们不禁疑惑,四大徽班为何进京,京剧又因何能够被称为“国剧”呢?

有沿着大运河北上的,自然也有南下的。在浙江绍兴,既可以听到委婉动听的越剧,也可以听到高亢奔放的绍剧。相比越剧,绍剧虽使用绍兴方言,又流行于江南,但是曲调风格却带着明显的北方秦腔特色,这背后又有什么关联呢?河水虽然依旧静默不语,但所有的答案都藏在《大运河》里。

大运河之上,人如水一般不停流动,促成了文化的交融,也让戏曲的特色形成复合。“水路是戏路”,传统的戏曲文化在运河上生根、发芽、开枝、散叶,运河正是培育中华传统戏曲文化这棵参天大树的流动之源。

以新时代为契机,大运河重焕传统戏曲生机

戏曲的涵义并不仅仅局限在南腔北调的唱念做打,有关戏文的剧本创作,有关表演的服装设计等也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瑰宝,而这些也与大运河这条“流动的文化之河”息息相关。

旧时,宫廷御用戏班的戏衣大多由苏州制造,通过水路直抵京城。如今,一批来自苏州的年轻人在传统工艺和传统元素的基础上,设计制作新式戏服,这些戏服同样受到运河文化的润泽和戏曲文化的滋养:戏服的纹样与水相关,织造与贩运与河结缘。大运河上,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符码在这个与戏曲息息相关的行业中碰撞,一眼千年地引领传统文化在当下以“创造性转化,创新性发展”的方式焕发新的生机。

时至今日,在“大运河国际诗歌节”上,一场主题为“新诗与旧曲”的对话论坛正拉开帷幕,现代的诗歌文学与古老的昆曲艺术找到了可结合的创作与欣赏之处。运河边杨柳依依的毓秀意象,是戏曲中常见的咏叹,也进入了当代诗人多姿多彩的感怀中。在传统与现代的交鸣中,大运河正在从一条劳动之河变成一条审美之河。

千百年来,这一条运河之路上,各色戏班乘水而来,南北优伶会集于此。百舸争流的水面上,我们如何更好地去理解“水路即戏路”,戏曲艺术如何在新时代里沿着大运河取得新的发展?打开Z视介客户端,纪录片《大运河》第四集“水路是戏路”今天12:00准时上线,也可以锁定浙江卫视,今天21:40两集连播,敬请期待。

分享文章